《金刚经》第一段内容蕴含什么智慧?

发布时间:2022-12-09 10:40   文章来源:圣忠居士博客 作者:圣忠居士 围观:

《金刚经》全称为《金刚波惹波罗蜜经》,经文开篇第一段内容为:
 
 
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,与大比丘众,千二百五十人俱。尔时世尊,食时著衣持钵,入舍卫大城乞食。于其城中次第乞已,还至本处,饭食讫,收衣钵,洗足已,敷座而坐。
 
 
《金刚经》所有内容皆围绕此内容进行详细解释,能够读懂第一段,就能明白后文佛祖所说的意思。因此,第一段非常重要,也需要正确理解和参悟。
 
那么《金刚经》第一段主要蕴含这样几个智慧:
 
1、随缘随性
 
只要是动物,就需要吃东西,神佛也不例外,该吃饭就吃饭,该喝水就喝水。济公大师就有这样一个偈语:“一壶酒、两块肉、三顿饭、九碗粥。”济公大师的偈语告诉我们一切要随缘随性,所有的事情都是顺其自然,顺理成章。
 
天亮了起床,天黑了睡觉;肚子饿了吃饭,口渴了喝水……
 
一切都是随性的,没有任何执着,该干嘛干嘛,没有纠结,也没有顾虑。如此才能潇洒自在。这也应了后文佛祖重点强调的“应无所住而生心”。
 
2、无分别心
 
注意经文中的“次第乞已”,“次第”,就是挨个,按顺序。佛说,不可有分别心,而佛祖此处所行,正体现了无分别心。挨家挨户乞食,而不是挑选其中一家或者几家乞食。
 
这里对应了后文佛祖强调的“不住相生心”。
《金刚经》第一段内容蕴含什么智慧?
3、佛法庄严
 
我们注意经文中佛祖的行为,要出去乞食了,要穿上衣服袈裟,才出去,吃完饭,要把衣服收好,或者脱下放好。
 
所以,衣服袈裟只是在乞食的时候穿了一下,可见,乞食中需要保持庄严,因为僧侣代表的是佛法,“见僧如见佛”,所以,僧侣本身必须保持庄严,以体现佛法的庄严。
 
4、无傲满心
 
注意经文最后,“洗足已,敷座而坐”。佛祖吃完饭,接下来就要开始讲解佛法了,而在讲经说法前,要洗净脚上的尘垢。由此告诉我们,对佛法一定要心怀恭敬,不可有傲慢之心!
 
佛法由佛祖所创,但即便如此,他对佛法依然心怀恭敬,何况是我们呢!
随缘布施,一分一厘都是功德,坚持布施,得大功德利益!

支付宝布施账号:782646442@qq.com 补全姓:冯

  • 客官,赏点饭钱吧!
  • 客官,赏点饭钱吧!
说点什么吧
  • 全部评论(0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圣忠居士

圣忠居士

扣扣:838919139

微信:w705751564

邮箱:838919139@qq.com

圣忠居士,网名:溪门飞雪,云南大理鹤庆农村人,2013年7月西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,取得经济管理系会计学专业学士学位。2017年8月开始学习佛法,2023年2月5日(元宵节)在大理鹤庆朝霞寺皈依受五戒,正式成为佛弟子!

圣忠居士学佛5年来,只研习3部佛经,不涉猎其他经典。正所谓“读经千部,不如解经一部”。这3部经典是:《金刚经》《六祖坛经》《心经》!

CopyRight © 2011-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内容均为圣忠居士原创 联系QQ:838919139 微信:Bluesky838